今年大年初四,我爷爷去世了。
姥姥在我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,奶奶,外公也都在我大学的时候去世,爷爷是家里唯一的老人,也就这么没了。从此之后爸妈就是家里年纪最大的人了
今年过年的时候,是武汉肺炎肆虐的时刻。年前我爷爷因为肺心症,年前在医院住院,考虑到肺炎,大家把爷爷接回来了家。村里即使反应慢,也是初二就封了村子。几条主路用泥土挡上,还派人看守,不让出入。因此就断了治疗。
本来看起来一切正常,但是初四的中午突然开始不舒服,然后迅速的就走了。
我貌似是个冷血动物,我跟爷爷奶奶都不亲,所以并不感觉悲伤。爸妈也差不多,忙于执行葬礼的手续,爸爸一边抹眼泪,一边语气平和的通知亲戚。我们四个孙子守灵的时候,还玩了几把王者荣耀。
爷爷生了2个女儿,2个儿子。大姑生了二女一男,男孩子比较宠溺,大姑被气到生病去世。小姑因为信仰某种禁忌,自杀身亡。我爸和伯父,各生了两个儿子,父慈子孝,说得上是幸福的家庭。
葬礼上,我爸和伯父哭丧,身边各有两个儿子扶着,让人感觉家大业大,也让我萌生了,应该多生几个孩子的想法。。
我仔细观察了葬礼的习俗并凭借记忆记录下来。如果能多给我时间,去寻根问底的话,说不定可以写点乡村葬礼习俗出来。
葬礼前
人去世了以后,找两根凳子,一张木板,把人放上去,然后锦缎盖住,放到正屋。然后摆上香炉蜡烛,就是灵堂了。现在火葬了,没有棺材,也不是大户人家,所以也不把灵堂收拾的太好。
一般每个村,甚至是每个姓氏都会有个懂葬礼规矩,能主持葬礼的人。我爸立刻通知了他,开始做前期的准备。也通知了四个举重(具体的名字我记不清了,暂时这么称谓)过来帮忙,之前应该算是抬棺材的,现在主要是放鞭炮,搬东西之类的。
堂哥立刻去买了一箱鞭炮。
我妈和伯母则四处借白麻衣。未染色的白麻,非常粗糙,也非常薄,一撕就破,大家简单的缝几针,就做成了白麻衣。守孝期间穿白麻衣,代表着痛失长辈,无心享受生活之意。大家做的时候就简单的缝几针,麻衣烂了代表着福气。白麻衣的规矩还是比较讲究的,父母俱在是不能拥有白麻衣的,所以我和几个哥哥和嫂子的白麻衣都要去借,且不能主动还,需要别人上门来取,否则有送祸之意。每个人都要做个帽子,男人的有点像针织帽,女人的像个斗笠。如果是亲生儿子,前面还要有个布条遮挡。父母不在的,帽子用麻绳捆绑,父母还在的,帽子用红绳捆绑。我爸和伯父的鞋子也要用白麻布条缠住,腰带也是麻绳做的。父母都不在的,会把白麻衣压在衣柜底下,把福气留在家里。
未结婚的要用红腰带,所以我在人群里显得特别扎眼。
在送葬之前,要守夜。我爸和伯父都比较有担当,本来孙子也是可以守夜的,但是我们四个也就替换了他们去吃饭的空当而已。
选个合适的时候,放一挂鞭炮。以前村子很小,大家有红事会早早通知,而且通常是早上(结婚的鞭炮不会晚于中午)。所以如果下午突然有人放鞭炮了,十有八九是有人去世了。丧事是不能通知的,要让大家听说了自己前往祭拜。后来发展成了自己村里的不通知,村外的电话通知。现在村子大了,再加上今年大家都不外出,所以还是电话通知了,也算是与时俱进了。
葬礼时
因为是过年,再加上如今的节奏越来越快,去世的第二天就举行了葬礼。以前结婚的时候要回四,也就是说,婚礼后四天,要去新娘家里再办一次。现在请假难,好多都变成回二,甚至是两家一起办了。所以习俗其实一直在巧妙的迎合着时代。
清早我们要去报小庙。报庙的缘由我没有去问,大意是让土地公公或者别的神明能够放行,或者让人知道你是哪家人。
前面是举重开路,边走边放鞭炮。我们在后面,偶尔聊聊,不哭。我爸偶尔抹眼泪,我妈和伯母则是发出哭声。这哭声是礼数的要求。
我们村修了土地庙,其实就是一个露天的牌位。大家走到那边,撒酒,烧纸钱,念出我爷爷的姓氏。我们听着主持人的号令,扣头,谢客之类的。
回程我们擦干泪痕,有说有笑。
大约10点左右,我们要去报大庙,相比于小庙,更隆重一些,大家也开始哭了,流程基本跟小庙一致。我们手上多了一条缠着黄麻纸缠着的拐杖,具体含义未知,感觉是过于悲痛,必须要拄拐走路。
大约11点多,灵车到来,播放葬礼音乐,开始了送葬。举重抬着尸体,我们追随在后面。举重抬上灵车的时候,我妈和伯母抓住不让抬,我爸和伯父跪在地上无法起身,被大家都拉开。然后我们继续跟在灵车后面,走几步就对着灵车扣头。中途要丢掉木棍,不知何意。就这样一直走到村口,主持人大概喊着送行的字眼,我爸和伯父依然是倒在地上不肯起身,我妈和伯母抓着灵车不肯放手,被举重强行拉开。这里作为女儿和媳妇,要在地上打滚,表示对离去的人的不舍。然后灵车就开走了。
此时送葬的礼仪算是完成,父母依然在的人,要把帽子撕掉,揣在兜里。我爸一边抹眼泪,一边把麻衣脱了给我。特殊期间,来送葬的人不多,我爸要去火葬场办一系列的手续,比如提供死亡证明,交钱,选骨灰盒之类的,还是自己去放心一些。
我妈和伯母则是抹了眼泪之后,叫大家去吃饭。举重是一定要请吃饭的,如果不是过年+特殊时期,来送葬的人都要去吃饭。作为儿子,因为悲痛无心吃饭,其实是要单独在房间里吃的,不能见客。特殊时期,伯父也顶上,陪大家吃饭,给大家敬酒。
另外一边也煮了饺子,参加过葬礼的人一定要每个人都吃饺子,具体的原因未知。不过可以猜得出来,就像红色可以冲淡白事,在北方,饺子也是个好东西,可以冲淡白事。等我爸差不多也跟着灵车回来,就开始了下葬礼仪。
大家在门口烧了点纸,放一个脸盆,里面放了一些五谷,压在烧完的纸钱之上。举重早早的出发去把坟给挖开,我奶奶已经去世了,坟是提前留好位置的。送葬队伍到达之后,把骨灰盒放入坟墓,骨灰盒的照片要对着家的位置,伯母还把爷爷的烟袋放进去了,撒了一些硬币,就埋了。
土堆弄好之后就开始圆坟,主持人在前面拿着锄头,在前面挥舞,伯父在后面跟着撒五谷。一边走,一边念叨着
“一撒金,二撒银,三撒子女过得好”
其中很多句,我只记得这一句
圆坟结束之后,就把带来的纸钱和花圈都在坟前烧掉。我们在坟前分吃一块非常冷面,没有油的饼。扣头,回家。
儿子和儿媳要在门口用刚才提到的脸盆洗脸,然后用门口的麻擦脸。全部洗完之后,有人会把水泼出去。然后看地上的灰,看着像什么,就会托生成什么。我一个伯母说,像猫。
葬礼后
当天下午要去烧盘缠,有一架马车和很多纸钱。主持人首先念一个收据,大约就是多少多少钱,白马一批,马车一辆,XXX收之类的。马的四脚是被捆住的,主持人首先把马的脚链给剪开,然后用一根针在马头马身马尾上扎,口里念念有词。还会找一个小孩,问他,死去的人是不是在里面。找我小侄女去的时候,我小侄女竟然说不出话来。
这个盘缠是个小盘缠,真正的盘缠是在几天后烧的。到时候会有更多的纸钱,电视,冰箱,甚至是电脑都会有。
到了此时,葬礼基本算是结束了。之后一般有几个日子比较重要,头七,三七,五七,周年,都是要举办一些仪式的,直到三周年之后,就不再有礼仪了。
其他
葬礼里最欣赏的就是我爸了,一边抹眼泪,一边冷静的处理这一系列事情。还不忘找我吐槽谁谁谁不地道之类的,还责怪我妈处事不力。
仪式里,虽然有很多虚假的感情在,但是有些时候真的很容易让人哭出来。比如我爷爷送葬前,要往他手里塞小馒头(看起来像),并且一边说道:
“爸,如果路上遇到了恶鬼,你就把吃的都给他。如果他还不放你走,你就说,儿孙都孝顺,钱在后面,让他们放你走”
“爸,手里的东西好好拿着,过了陡崖山(我们家附近的最高峰)再扔”
我爸说这些的时候哭的像个孩子。
这让我想起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的时候,抢亲结束的时候,新娘的大姨送到楼下,对着新娘大喊:
“别回头”
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鼻子一算,新娘直接哭了出来。
更多的时候,真情实感是在仪式之外的流露的。葬礼的当天晚上,伯父感叹到
“前天还有说有笑的,我还去别人家里把他赶回了家,让他特殊时期不要出门,今天就已经埋在土里了”
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,我陪我妈去给外公上坟,我妈对着坟堆感叹到:
“之前还经常去给他送饭,还烦他半夜打电话骚扰,还骂他老是喝的醉醺醺的,现在,就只剩一个土堆”